一、浦银国际:盈利将成为下阶段行情主导力量 关注AI和出海主线
浦银国际发布研报称,接下来,行业和风格轮动将会加快,需把握好主线与节奏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AI将是贯穿今明年的投资主题。尽管上半年受到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出海仍然促进了中国企业收入的增长,比如A股的可选/必选消费品零售、金融服务和媒体娱乐等板块,港股的创新药和新消费等板块。
二、汇丰研究:内房淡季有所改善 看好华润置地、新城发展等
汇丰环球研究研报指,内房股9月销售较7-8月淡季有所改善,国企销售按年增长16%。虽然市场担心在缺乏重大政策刺激下,第四季度销售将面临挑战,但认为相关因素已反映在市场预期中,投资者更关注未来,包括2026年的销售及盈利展望,以及未来数月住宅价格能否止跌。该行指出,2025年前9个月全国土地销售按年增长12%,领先发展商积极补充土地储备。第四季度将推出多个新项目,发展商的议价能力及产品吸引力将受到审视。对于华润置地,尽管其土地投资落后于同行,但该行认为其更专注于大规模地块而非公开市场,例如上海资产包,包含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可售资源。凭藉其在投资物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华润置地在开发复杂混合用途项目上具备优势。另外,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将为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定下新基调,但该行不预期会有刺激需求的详细政策。
三、国海证券:云服务业务带动浪潮数字企业(00596)上半年利润整体增长 评级上调至“买入”
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上调浪潮数字企业(00596)评级为“买入”,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0.76/100.22/109.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1/6.53/8.93亿元,EPS分别为0.47/0.57/0.7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21/15.08/11.02倍。公司云服务转型持续推进,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及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43亿元,同比增长4.88%;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73.26%;每股基本盈利达0.16元。
四、摩根士丹利:外资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46亿美元 创10个月高
摩根士丹利称,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主要得益于被动型基金52亿美元的流入,主动型基金则小幅流出6亿美元。分析师Chloe Liu等人在报告中表示,继7月中旬以来美国基金大举流入中国股市之后,9月欧盟被动型基金也开始追赶。截至9月30日,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外资主动型基金累计净流出120亿美元,低于去年240亿美元的流出量。全球基金对华减配收窄至1.2个百分点,亚太(不含日本)基金则超配扩大至1.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基金对华减配扩大至3.0个百分点。在加码版块里,主动经理增持最多的是资本货物和半导体,减持最多的是保险、耐用消费品与服装。在减码版块里,在银行和医药板块的低配增幅最大,对非必需消费品分销及零售和材料板块的低配减幅最大。阿里巴巴(09988)、宁德时代(03750)和京东(09618)的增持幅度最大;而腾讯(00700)、中国平安(02318)和泡泡玛特(09992)的持仓减幅最大。
五、中信建投:可穿戴市场如智能眼镜受AI赋能正迎来爆发增长阶段
中信建投发研报指,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微增1.5%,达到3.05亿部,第二季度同比增幅降至1%,出货量2.95亿部,核心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疲弱、收入预期波动等抑制了消费者需求。中国市场在第二季度同样迎来了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的首次下滑,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4%至6900万台。分品牌来看,中国市场华为份额时隔四年多重回榜首,苹果则有所下滑。展望全年,由于面临国际政治关系不确定、宏观经济表现疲软等因素,近期多家机构均下调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尽管手机市场表现一般,但是可穿戴市场如智能眼镜受AI赋能正迎来爆发增长阶段。
六、建银国际:十月既存在联储观望与市场回调的风险 也可能迎来中美关系缓和的窗口
建银国际表示,2025年9月16–17日,美联储九个月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声明删除了“劳动力市场稳健”的表述,承认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升至4.3%、就业下行风险增加。尽管历史经验表明,在非危机宽松周期中,风险资产通常会显着上涨,但当前市场对10月再次降息的信心可能过度,仓位已提前押注“流动性顺风”。若美联储选择观望或鹰派降息,反而可能引发失望性回调,并迫使市场下调未来宽松频率的预期。
(亚汇网编辑:书瑶)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