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月13日),美元/日元上涨152.261,暂报152.223,涨幅0.71%。
市场基本面分析
一、核心政策信号:维持利率不变,释放鹰派观望基调
日本央行最新政策动向与你报告中“全球央行政策分歧”的背景形成鲜明呼应,在加拿大央行启动降息周期的同时,日本央行呈现“按兵不动但鹰派信号升温”的特征,核心信号集中于三点:
利率决议定调:7月及9月货币政策会议均维持0.5%的政策利率不变,延续自1月加息后的连续四次“按兵不动”态势。截至10月13日,市场未收到政策调整信号,但加息预期显著升温——巴克莱银行已将下次加息时点从2026年1月提前至2025年10月,野村证券则将10月加息概率从30%上调至40%。
决策逻辑切换:政策立场从“宽松维稳”转向“通胀驱动的鹰派观望”,核心支撑来自两点:一是7月核心CPI预测值从2.2%上调至2.7%,通胀风险评估从“倾向于下行”调整为“总体均衡”;二是美日贸易协议达成,平均关税税率从24.5%降至15.6%,缓解出口端压力,2025财年GDP预期从0.5%微升至0.6%。这与加拿大央行“因贸易冲击降息”形成截然相反的政策逻辑。
政策灵活性强调:行长植田和男在10月3日讲话中明确表示,政策制定“不会先入为主”,将密切审查美国关税影响、企业利润及工资走势,若经济与通胀符合预期“将提高基准利率”。这种“数据依赖型鹰派”姿态,与加拿大央行“数据依赖型宽松”形成全球央行政策分化的典型镜像。
二、经济与通胀研判:通胀压力与增长不确定性博弈
1.核心经济指标与风险评估
日本央行在9月政策评估中更新关键研判,与加拿大央行的经济担忧形成跨市场对比:
增长前景谨慎乐观:维持2026财年GDP预期0.7%、2027财年1.0%不变,认为美日贸易协议将推动汽车、半导体出口回升,但也警示“海外经济放缓可能拖累增长”。这与加拿大央行“二季度GDP下降1.5%、出口暴跌27%”的严峻态势形成鲜明反差,解释了两者政策方向的差异。
通胀成为核心关切:核心CPI预计2025财年达2.7%,虽为成本推动型上涨,但薪资上涨正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蔓延,“薪资—物价螺旋”风险初显。这与加拿大央行“基础通胀回落至2.5%、压力缓和”的环境形成对比,构成政策分化的核心驱动力。
贸易风险仍存:尽管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但审议委员中川顺子强调“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仍高”,需至少两到三个月评估其对日本企业的实际影响。这种对贸易风险的“观望式应对”,与加拿大央行“主动降息对冲”的策略形成鲜明差异。
2.政策分歧中的定位
当前日本央行与主要央行形成多重政策差,进一步凸显全球政策分化格局:
与加拿大央行相比,前者处于“加息预期升温”阶段,后者已启动降息周期,10年期日加国债利差从3月的180个基点扩大至10月的210个基点,利差扩大支撑日元相对加元走强(10月13日日元兑加元较3月升值2.3%);
与美联储相比,市场预期日本央行10月加息概率40%,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超90%,美日利差收窄预期已推动美元兑日元从8月的147.51回落至10月13日的151.92(涨幅收窄),这与加美利差收窄的方向一致,但驱动逻辑完全相反(日央行鹰派vs加央行宽松)。
美元/日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日元)在最近的盘中交易中小幅收涨,此前经历了一波下行走势以寻求上升低点,从而获得必要的多头动能以推动其回升。在短期内主要多头趋势占优的背景下,其交易继续维持在EMA50之上,显示出动态支撑的延续,同时在达到超卖水平后,相对强弱指标上出现了正向叠加信号,这进一步增强了价格在近期回升的可能性。
支撑位:151.65 151.71 151.80
阻力位:151.95 152.01 152.10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