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欧盘时段,外汇市场呈现“美元弱势震荡、欧系货币分化”的格局,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欧洲经济疲软形成多空博弈核心。截至欧盘收盘(18:00GMT+2),美元指数微跌0.12%报103.15,欧元兑美元小幅上涨0.21%至1.0842,英镑兑美元震荡下行0.35%至1.241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则延续强势,盘中触及7.1025的十个月新高。政策预期差与资金再配置成为主导行情的关键变量。
一、整体走势:政策预期主导,欧系货币分化明显
欧盘开盘后,市场焦点集中于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前夕的政策预期博弈。当前CME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达85%,这一预期推动美元指数在欧盘前半段震荡下行,最低触及103.02的近期低位。但随着欧洲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市场情绪出现分化,美元指数午后小幅回升,显示多空力量处于短暂均衡。
欧系货币表现呈现显著差异:欧元依托欧央行加息余温维持弱势反弹,盘中最高触及1.0865,但未能突破1.0880的关键阻力位;英镑则受英国8月零售销售数据同比下滑0.5%拖累,叠加市场对英央行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的预期,震荡走低至1.24关口附近徘徊。非美货币中,人民币表现亮眼,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较前一日收盘价升值183个基点,反映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升温。
二、核心驱动因素:政策分化与经济基本面角力
(一)美联储政策预期成最大变量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强烈预期是欧盘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南华期货数据显示,市场已提前定价年内累计降息三次的政策路径,这导致美元指数自9月上旬以来累计下跌1.8%。欧盘时段,美元流动性指标LIBOR-OIS利差收窄至12个基点,显示市场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削弱美元吸引力。但东方金诚提醒,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决议中强调“数据依赖”,可能引发美元空头获利了结,制约非美货币反弹空间。
(二)欧洲经济弱现实压制货币弹性
欧元反弹乏力根源在于欧洲经济基本面的疲软。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17.8,虽较8月略有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反映出能源危机与通胀高企对消费的持续压制。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制造业PMI维持在43.5的萎缩区间,加剧市场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担忧。尽管欧央行已累计加息125个基点,但通胀率仍高达5.3%,政策“抗通胀”与“稳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人民币走强凸显政策支撑
人民币在欧盘的强势表现得益于内外双重支撑。国内层面,潘功胜表态将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叠加A股市场科技板块走强吸引外资流入,推动结汇需求增加。外部层面,美元指数结构性走弱为人民币升值提供窗口,东吴证券预测,即期汇率有望与中间价在7.10附近实现“三价合一”,进一步强化市场稳定预期。
三、主要货币对技术面与资金动向解析
(一)欧元兑美元:区间震荡待突破
技术面上,欧元兑美元在欧盘维持1.0820-1.0865区间震荡,50小时均线与100小时均线形成金叉但向上动能不足,MACD指标红柱略有缩短,显示反弹力度减弱。资金层面,截至欧盘收盘,欧元兑美元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同期减少12%,表明在美联储决议前,投资者保持谨慎观望。若晚间决议确认降息,汇价有望冲击1.0920阻力位;若释放鹰派信号,则可能回落至1.0780支撑位。
(二)英镑兑美元:弱势格局难逆转
英镑兑美元在欧盘跌破1.2450的短期支撑位,技术形态呈现“双顶”破位后的回调态势,下一个关键支撑位见于1.2380。资金动向显示,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净空头头寸较上周增加23%,反映出市场看空情绪升温。英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政府借贷规模超预期增至156亿英镑,财政扩张压力加大,进一步压制英镑汇率。
(三)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趋势确立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在欧盘突破7.11关口,技术面上形成“旗形突破”形态,量能同步放大30%,确认升值趋势延续。资金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A股32亿元,叠加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例提升至30%,外汇市场韧性增强,为人民币汇率提供稳定基础。王青指出,若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人民币有望测试7.0整数关口。
四、风险提示与交易展望
欧盘行情已充分暴露市场对政策预期的敏感反应,后续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如仅降息10个基点)引发美元反弹;二是欧元区9月CPI数据超预期回落,削弱欧央行加息预期;三是全球风险情绪逆转导致资金回流美元。
交易策略方面,短期可采取“逢低做多人民币、区间交易欧系货币”的思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可在7.11-7.12区间布局多单,止损设置在7.1350;欧元兑美元可在1.0820-1.0880区间高抛低吸,待美联储决议后再明确方向。中长期需重点关注美联储与欧央行政策分化节奏,以及中国经济复苏力度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作用。
(亚汇网编辑:章天)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