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官员重要讲话汇总(2025年9月18日)

今天17:44

   亚汇网实时消息,在2025年9月18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尘埃落定,其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4.50%降至4.00%-4.25%,这一决策符合市场预期,也拉开了市场对后续经济走向热烈讨论的序幕。而美联储官员们在议息会议前后的重要讲话,更是为解读此次降息以及未来政策方向提供了关键视角。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风险管理式降息,政策侧重转向就业

  

   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备受瞩目。他明确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是本次降息决定的核心考量因素。当下美国劳动力市场活力已现减弱态势,呈现出略微走软的迹象,风险平衡发生转变,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上升。像修正后的非农就业数据就直观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不再如以往那般稳固,失业率虽仍处于低位,但已出现上扬趋势,各类就业市场指标均表明下行风险具备实质性影响。

  

   鲍威尔强调,本次降息50个基点的提议未获得广泛支持,美联储无需迅速调整利率,此次降息可看作是风险管理式的操作。自上次美联储会议至今,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风险状况已大不相同,如今劳动力市场降温,美联储在政策制定中必须重视这一变化。

  

   在经济数据层面,鲍威尔表示美国GDP增长放缓主要归因于消费者支出减速,而通胀方面,虽自2022年年中高点大幅回落,但截至8月,总体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在过去12个月上涨了2.7%,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上涨了2.9%,通胀水平仍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在就业市场,8月份失业率攀升至4.3%,近三个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大幅放缓,平均每月仅增加2.9万个,劳动力供给增长放慢,移民减少和劳动参与率下降是重要原因,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对招聘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并且当前劳动力需求也已减弱,新增岗位数量低于维持失业率稳定的“均衡水平”。

  

   谈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鲍威尔认为,从常规判断来看,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会促使价格水平短期内上升,但也存在通胀影响更持久的可能性,而美联储的职责便是确保一次性物价上涨不会演变成持续的通胀问题。此外,鲍威尔再度着重强调美联储坚定维护其独立性,明确表示目前未察觉到市场参与者将美联储独立性风险纳入考量范畴,同时拒绝就美联储理事库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官司以及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讲话发表评论,强调在追求美联储“充分就业与稳定通胀”的双重职责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始终保持团结一致。

  

   其他官员观点:内部存分歧,对未来降息路径看法不一

  

   本次降息决策并非全票通过,美联储新任理事、白宫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投下反对票,他主张本次应降息50个基点,这与多数官员形成鲜明对比。米兰的观点反映出其对当前经济形势紧迫性的不同判断,他或许认为更大幅度的降息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经济潜在风险。

  

   从最新公布的利率点阵图也能看出美联储官员内部的分歧。在9月降息后,除米兰外的18位官员中,有1人认为应该加息1次,另有6人认为年内不再降息,有2位官员认为年内应该再降息25个基点,还有9名官员认为今年应该再降息50个基点,即两次25个基点的标准降息,这9名官员再加上米兰,构成美联储预期年内还要降息两次的中位判断。而在对2026年和2027年的展望中,官员们预计这两年将分别降息一次(各25个基点),但其中一位官员认为2025年应大幅降息150个基点,即认为年内至少还有两次大幅降息(75+50个基点),市场猜测该官员大概率是米兰。这种分歧表明不同官员基于自身对经济数据、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国内政策效果的解读,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上存在明显差异。

  

   总体而言,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及决策,展现出美联储在复杂经济形势下的谨慎权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通胀的持续高位,使美联储在政策制定上陷入两难。后续,美联储官员将持续关注经济数据的动态变化,经济数据的波动、全球贸易局势的发展以及国内政策的实施效果,都可能促使美联储官员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进行重新评估与调整,而他们的观点与决策也将持续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

  

   (亚汇网编辑:章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