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路线图

今天07:3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0月9日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下称《指南》),从目标、框架、落地价值等多维度给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系统性指引。

  《指南》明确提出三大核心目标: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不断健全云计算产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以标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

  《指南》还提出对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的建设思路,包括基础、技术、服务、应用、管理和安全等六个部分。

  云计算是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基座。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尤其是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等新技术不断突破,数据即服务、安全即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产业发展活力十足。与此同时,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创新速度的加快,也对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当前亟须通过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产业规范发展,解决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对于标准化建设的价值,中商产业研究院在分析报告中表示,这将为云计算行业带来多重利好:一方面,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能够大幅提升云服务的互操作性与兼容性,企业在不同云服务商之间进行迁移时,成本会显著降低,相关风险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云计算行业从“快速扩张”向“规范发展”转型,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进而为云计算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深层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等场景中,标准化的云服务将更易被接受和应用。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云计算市场基本迈入稳定发展阶段,用户群体从互联网厂商向金融、政务、工业、医疗等传统厂商扩展,对于云服务的需求也从基础资源向产业赋能、价值落地转变,用户更关注上云后自身的业务增长。相应地,云服务商也需在注重自身云计算技术研发的同时,发力云计算生态建设。通过联合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商、集成商、软件服务商,形成繁荣健康的云生态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上云用云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